曲桐(Scott C. Schuyler)
Scott C. Schuyler (曲桐) |
||
職稱 |
Associate Professor |
|
最高學歷 |
Ph.D. in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Harvard University, USA |
|
|
||
電話: |
+886-3-211-8800 ext. 3596 |
|
傳真 |
+886-3-211-8700 |
|
實驗室 |
||
專長 |
Cell Biology, Cell Cycle, Protein Biochemistry, Yeast Genetics |
|
研究方向及研究室特色 |
||
有絲分裂期間,紡錘體檢查點(Spindle checkpoint)可確保染色體正確地分裂。紡錘體檢查點在細胞中扮演著必要的角色,即使在癌細胞亦然。癌細胞展現高度的染色體分離異常及非整倍體特性,而已有假說提出紡錘體檢查點途徑的損傷為造成此表現型的原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受損的紡錘體檢查點途徑可能使癌細胞得以在有效的抗癌藥物之一,微管毒素(microtubule poisons)的存在下,仍可進入有絲分裂後期(anaphase)。此種有絲分裂滑移(mitotic slippage),亦即早熟型的進入有絲分裂後期,已被證實為導致癌細胞對微管毒素產生抗藥性之主要機制。有絲分裂滑移在細胞及分子上的機制至今未明。已知此現象主要牽涉兩種調控蛋白的活化,一為後期促進複合體(APC/C),另一為有絲分裂輔助因子(Cdc20)。防止「有絲分裂滑移」以促使癌細胞凋亡的相關研究日益受到重視。針對此目的,本實驗室利用出芽酵母模式系統,結合遺傳學、細胞生物學及生物化學等專業技術,進行下列兩大方向的研究: 一、開發APC/C之胜肽抑制劑 實驗室目前分析的胜肽抑制劑主要來自酵母菌的兩個蛋白: Cdc20 以及Tyc1研究至今發現這些胜肽可與APC/C 蛋白結合並抑制 APC/C 活性。若在酵母菌活體內過度表現 Cdc20胜肽將對微管毒素 benomyl 展現較高的敏感性。未來研究目標為: (1) 探討胜肽的最小抑制長度以及特定高保留性區域的重要性。 (2) 利用 cross-linking 生化技術以及基因篩選法找到 APC/C 上受此胜肽抑制的結合位。 (3) 發展人類的 APC/C-Cdc20 活性分析技術,並利用人類直腸癌細胞株,完成初步鑑定此新型胜肽抑制劑合併現有藥物治療的可能性。 二、篩選並研究APC/C目標受質蛋白對細胞週期進入 anaphase 的影響 我們已利用 Stable isotope labeling by amino acids in cell culture(SILAC) 技術篩出有絲分裂活化下 APC/C-Cdc20 的潛在受質蛋白。未來將藉由活體外 APC-Cdc20 試驗分析新發現之目標受質,並於紡錘體檢查點活化或停止時,探索有絲分裂時期 APC酵素單元體的磷酸化狀態,以研究此酵素本身的潛在調節作用。 |
||
論文與著作 |
||
Publications:
|